高鸿先生的大度
作者:剑熔
关于大度的解释,上网查了一下,意思是心胸宽广,大度常和宽容一起使用,宽容大度,宽容大度是一种美德,他要求人清心寡欲。“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小肚鸡肠,难容他人者都是自私自利之徒。
记得五六年前吧,我还在一座煤矿负责党建与宣传工作,一日,矿上来了两位作家,我参与接待可以说是份内的事。其中男性作家叫高鸿,我们在参观时相互谈起文学,心的距离就马上近了。当他得知在煤矿业余时间搞写作很辛苦。
高鸿先生回到单位后不久,我接到他寄来的书,厚厚的几本,有长篇小说《沉重的房子》《黑房子 、白房子》、《农民父亲》、《血色高原》,中篇小说《二姐》、《爱情规则》、《父亲的爱情》、《一个少年死在冬季》等,短篇小说集《雪地上的灵魂》,散文集《遥望陕北》《走进西藏》等。这些书我是放在书架上,一有时间拿下来会翻几页。
作为著名作家,高鸿先生待人厚道、热情,有一种秦人的底韵。记得我写出长篇散文,当时想与写父亲的其它文字收在一起,出版一夲《父爱如山》的散文集。有了这个想法,便想让名家题个书名。著名作家贾平凹、陈忠实的字没法求,便想到高鸿先生,于是给他写了一封信,没出半个月他的字便落在我的书桌,打开一看,横竖写的“父爱如山"几个字漂亮、厚重,我心喜若狂。同时先生知道我多喜欢写诗,也书写了一幅“诗意生活着”。只可惜,那几年由于煤矿关闭压产,效益下滑,连工人工资也是一托再托。出书的事也就放下了。还好,长篇散文巜父爱如山》连同高先生的题字发表在《中国文学》杂志上。
还有一件事,二O一三年底,我打算将发表在省以上报刊的散文收架整理为《人生笔记》一书,给高鸿先生写信恳请他写序,没想,一周时间先生读完文稿,于深夜一气呵成《唯有真情动人》一文发我邮箱,我只有感激,感动的同时,打算去趟咸阳,登门拜访高鸿先生。
事情总是不随人意的。就在我准备挤时间去拜访高先生时,我的身体却出现了问题。脑梗,让我住进了医院。而且是一年时间两次住院治疗。我就在心里琢磨着,病根到底在那里?第二次住院在矿务局中心医院,出院时大夫说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建议去查查什么发泡试验。两次住院弄得我记性越来越差,让大夫把需要检查的项目写在纸上,一边打听着准备过了年去查。
妻妹终于打听到了她们那地方的医院可以做这项检查。于是我们去了,一查我顿时蒙了:心脏出了问题。出了医院我吸了几只烟固作镇静,尽量不露出不愉快的表情让妻子看到:“有病就治吗?”
终于在第二年八月份又住进了医院。检查,手术。
卵圆孔未闭。说是给心脏置入封堵器。当天上午通知手术,一直等到晚上十一点半才进入手术室,半个小时完成了手术。
我想高先生该怪罪我了。
还没出院我已经接到单位通知:离岗待退。我几乎大声喊出:“解放了!”
出院以后那儿都不能去。按时吃药按时复查。
这段时间,除了养病看孙子,自己也很少参加作协的一些活动,闲下的时候,搞搞个人爱好,写出了长篇散文诗《陈炉》和《照金》,其中《陈炉》获得第二届溵川文学奖诗歌大赛一等奖。
新房在妻子的忙碌中也装修好了,书房很合我意。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吉狄马加的字有了,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方英文的字有了,加上之前收藏的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忠实、贾平凹的字有了,想想,不能没有高鸿先生的字。微信发过去,高先生回复了:“哦!不知道建荣兄这几年和我一样,身体不佳,经常住院!希望一定要注意身体,写作不要太拼了!您的嘱咐一定遵命,我写好了和你联系,或者给你寄过去也行。欢迎建荣兄来咸阳”。
收到这个回复,我才知道原来高先生的身体和我一样啊!我也套用高先生的话:一定要注意身体,写作不要太拼了!
高鸿先生作为《西北文学》的主编,他的大度让我激动着,并鼓励我的业余写作。拜访先生的念头一直在,没有消失过。
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