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我的小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37

感佩楷模的人格魅力《宝鸡日报》8月22日文学周刊

$
0
0

长篇历史人物传记《一代水圣李仪祉》从2012年开始搜集资料,先后去了张家山、泾河河谷、泾阳李仪祉纪念馆、蒲城李仪祉故居等地,在河海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水利博物馆及省图书馆查阅资料,特别是在李仪祉之孙李晑先生的帮助下,前期准备工作进展顺利。2015年,《一代水李仪祉》被列为“中国作协重点文艺作品扶持项目”,接着又被确立为“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重点文艺创作资助项目”,引起各界关注。

    在写作的过程中,李仪祉曲折传奇的人生经历吸引着我,伟大的人格魅力感动着我。他德才兼备,刚正不阿,视名利如浮云,践行了“做大事,不做大官”的诺言,一生为中国的水利事业处心积虑,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可谓功盖三秦,惠泽桑梓,堪为一代楷模,令人无限仰慕和崇敬,值得浓笔重彩,在中国水利史上留下辉煌灿烂的一页。

李仪祉一生除了关中八惠及治理黄河、淮河等水利伟绩,百忙之中笔耕不辍,著述宏备,结合教学和实际工作,写下了大量的水利专著和诗歌、戏剧、杂著达四百余种。他的著作(包括译著)除散逸的以外,解放前已印成书的有:《最小二乘方》《实用微积术》《水功学》《实用水力学》《宇冰学说》《宇冰本论》《重农救国策》《南园忆胜》等。一九四0年汇编的《李仪祉先生遗著》(石印本)十三册,包括《水利概论》《水功学术》《西北水利》《华北水利》《黄河水利》、《江滩水利》《农村建设》及自传、日记、诗歌、戏剧、书扎、杂著等。水利部在1981年决定,由黄委会主持编印一部《李仪祉水利论著选集》,选印的论文共计159篇。

李仪祉的著作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贯穿着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思想;二是中西融合,古今贯通,并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后人评说道:“……其所论著,充实宏备,均从学理与经历中得来,积二十余年之心血,冶新旧于一炉。”

李仪祉在百忙中还写了三个秦腔剧本和两个话剧。他的剧作,也表现了“爱国悯人”的思想,并在运用外国题材编剧方面作了新的尝试。

李仪祉一生清正廉洁,两袖清风,不徇私情。他去世后,遗留下的所有财产仅仅只有一所房屋,此外没有任何存款和有价或无价物品。

有两件事真实地反映出他的清正廉洁。

一件是在李仪祉逝世5年后的1943年,他23岁的小儿子李赋洋与女子学校一才女相恋,一年后上女方家提亲。其女之父是个开商号的生意人,家境殷实非常人所比。他刚开始见女儿的男友大学毕业,风度翩翩,一表人才,很是满意,但经过详细了解,听说父辈名望很大,但家庭经济太过一般,遂借口为女儿终身计,拆散了这一对甚是恩爱的青年。

另一件是1949年末,李仪祉的大儿子李赋宁,一听说成立了新中国,立即启程,从美国回到北京,投身于新社会的建设。其时李赋宁带着他的未婚妻前往西安拜望老太太。听到此消息,李老太太很是高兴和激动,很快就要见到多年日思夜想的大儿子,可同时也很是为难,第一次见从未谋面的准儿媳,手头实在拿不出一件像样的见面礼物,准儿媳还是四川省财政厅厅长的千金。万般无奈,苦无良方,最后还是一直伺候老太太的小儿媳为其解难,主动拿出自己陪嫁带过来的一枚金戒指,作为老太太送给大儿媳的见面礼。

这两件事情大抵就能看出李仪祉先生家的经济状况了。正如李仪祉先生常说的“做大事不做大官,求实际不图虚名”。李仪祉先生不曾为李家谋过一丝一毫的私利,一门心思为民谋福祉。

李仪祉是中国近代水利第一人。他在中国近代水利发展史上创造了十个第一,名震中外。这十个第一是:

1、第一位到国外学习水利的中国专家;

2、参与创办了我国第一所水利专科学校——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3、把西方水利科学技术引入中国的第一人;

4、主持兴建了我国第一座运用近代科学的人大型灌溉工程——泾惠渠。李仪祉不仅是中国西方水利科学技术的早期传播人,而且是实践西方水利科技的第一人;

5、创立了我国水利界第一个民间学术团体——中国水利工程学会,即现在的中国水利学会的前身;

6、担任黄河水利委员会第一任委员长;

7、倡导开展了首次黄河河道模型试验;

8、倡议设立了中国第一个水工实验所;

9、首次给水利和水利工程明确了定义。李仪祉在介绍西方水利科技、继承我国古代治水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的确订了一大批水利专业术语,首次给水利和水利工程下了定义。

10、第一位提出“综合治水”的水利专家。

    文革期间,李家遭到空前的迫害。李仪祉生前从国外带回来的大量珍贵影像资料及水利模型被付之一炬,李仪祉的亲属被打成了走资派。“文化大革命”初期,一群红卫兵来到陕西泾阳县要砸毁李仪祉陵墓,周围老百姓听到风声,纷纷操起头、拿起棍棒组成人墙保护陵园,阻止狂热小将的“革命”行动。在老百姓们义正词严耐心说服下,这群少不更事的年轻人心悦诚服地掉头回到西安。

如今,陕西泾惠渠沿岸老百姓、众多的大、中、小学和很多单位每到清明节,不顾路途遥远,都会扶老携幼、成群结队自发地来到李仪祉陵墓前,或鞠躬敬拜、或朗诵诗篇、或载歌载舞,满怀深情地缅怀李仪祉造福百姓的丰功伟绩。特别是在2012年建成陕西泾阳李仪祉纪念馆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慕名前来观瞻纪念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团体与民众,以及港台同胞、海外侨胞,络绎不绝地庄严步入纪念馆,领悟水圣的人格魅力。他们都被纪念馆以及陵园的宏伟建筑和设施所震撼,更被李仪祉的丰功伟绩和人格魅力所折服。

本书在书写过程中,参考了李正义《李仪祉传》、张骅《水利泰斗李仪祉》、尹北直《李仪祉与中国近代水利事业发展研究》、胡步川《李仪祉先生年谱》、宋希尚《李仪祉的生平》等书,引用和借鉴了李仪祉先生的《自供》《南园忆胜》《硖石镇遇盗记》《甲寅修学旅行记》《再生记》《致妻书》《忆冬娃》等资料,并得到李仪祉之孙李晑先生的大力支持,提供李仪祉各种资料及生平事迹素材;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刘聪博倡议立项,出谋划策,督促鼓励,鼎力扶持;评论家李建军博士提出修改意见并拔冗作序;咸阳职院招就处长王晋远溯博索,热忱帮助,西北文学研究院汤文华老师四处查找、整理资料,在此一并表示深深的感谢!


20173月于闲云阁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37

Trending Articles